喝酒都能喝出精神病?曾看到一位家住辽宁营口市的32岁少妇,被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确诊为酒精中毒引起的嫉妒妄想型精神分裂症。据介绍,患者有5年的饮酒史,其间每天饮用高度白酒均在0.25千克以上,常常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多疑、抑郁和焦虑等,并出现狂躁不安、精神恍惚等严重精神症状。那么是喝酒导致了精神上的疾病?还是本身的关系呢?
济南神康医院精神科的专家告诉大家:在各类外源性刺激因素中,酒精中毒所致精神疾病被排在位。据抽样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因酒精中毒引起心理障碍的患者从未到过医院就诊,因而酒精中毒性精神疾病患病率难以准确估算,但从资料显示,北方地区患病率明显高于南方地区。
一般酒精中毒大体分为三类:一是普通酗酒,偶尔饮酒过量,导致机体不适,精神兴奋。二是病理酗酒,引起心脑血管等疾病。三是酒依赖,包括躯体依赖和心理依赖。由于酒精长期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会引发诸如酒精中毒幻觉症、酒精中毒嫉妒妄想症,严重的还会导致克萨克夫综合征甚至发生人格改变。
早期识别有效干预
针对以生活懒散、情感淡漠、社交退缩为主的“懒人”单纯型精神分裂症,专家提醒一定要早期识别、早期干预、早期治疗。
需识别该病的早期症状,如性格的突然变化、讲话离题含糊、行为古怪、个人卫生差、突然冒出的古怪奇异想法、情感迟钝淡漠、社交退缩等,尤其是出现“懒”被窝,“懒”做事,“懒”说话等系列“懒人”表现。提倡及时进行包括药物治疗、心理疏导在内的早期干预,能够促进病人的精神康复。
使用精神药物配合心理治疗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训练,可对病人的学习能力和情绪有明显地改善作用,可促进病人认知能力的提高,可以消除病人耻辱感,使病人回归社会。
免责申明:文章内容所用部分文字、数据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